Quantcast
Channel: 傅佩荣
Browsing all 483 articles
Browse latest View live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由「道」说「性」

依「率性之谓道」的字面意思,人生应该没有什么麻烦。意即:顺着本性去走的,就称为正路。但问题显然没有这么简单,如果这么简单,底下何必再说「修道之谓教」?既然是顺着本性去走,为何还须说:修养自己走在正路上的就称为教化?《大学》强调「修身」,《中庸》说:「修身以道」(第二十章),可见两者同属儒家,而后者更为深入。...

View Article
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「中庸」的意思

《中庸》这本书以「中庸」为名,那么,「中庸」是什么意思?我们先别受朱注的干扰,直接在原典中寻找答案吧! 一般认为本书开宗明义第一章最重要,但这一章只谈「中和」而未见「中庸」一词。像「中也者,天下之大本也;和也者,天下之达道也」这样的一句话,不是把天下(人间)的大本与达道都说完了,还余下什么呢?还余下的正是接着所谓的「致中和,天地位焉,万物育焉」。...

View Article
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「鬼神」的角色

在《中庸》一书中,「鬼神」一词两见,但都至关紧要。为了明白「天命之谓性」一语,「鬼神」是不可或缺的桥梁。...

View Article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诚与明

儒家的教化理想推源于对人性的洞见。《中庸》第二十一章不过二十个字,但却是理解此一洞见的契机所在。其文如后。 「自诚明谓之性;自明诚谓之教。诚则明矣,明则诚矣。」白话语意比较清楚,是说:由真诚而能明善,可称为本性的作用。由明善而能真诚,可称为教化的作用。真诚到一定程度就会明善;明善到一定程度就会真诚。...

View Article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圣人的伟大作为

《中庸》所推崇的古代圣人有舜、文王、武王、周公四人。他们都是「德为圣人,尊为天子」的典型,亦即所谓的「圣王」。《中庸》除了叙述圣王的伟大教化之外,还指出一般人应该努力的方向,就是「君子之道」与「圣人之道」。详情已多所论述;圣人之道则展现了「修道之谓教」的教化成果。...

View Article
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把握自我创造的契机

    面对虚无而深感焦虑,这是现代人最大的挑战。身为万物之灵,我们要如何通过这个难关?首先要激发「勇气」,即使旁边就是绝望的深渊,我们也不轻言放弃。勇气有各种类型,如形体的、道德的、社会的等等,但是在根本上它必须是「创造的」,就是运用一切资源,开创新的未来。   罗洛‧梅( Rollo May...

View Article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无为的妙用

日本人学习《老子》之后,努力加以应用。以老子所推崇的「无为」来说,就可以用在治疗心理疾病上。...

View Article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引发爱智的愿望

    对于长期在校园教书的人来说,放言高论远比具体实践要容易得多了。我很早就有这样的警觉,所以总是提醒自己努力在生活中展现爱智的风格。 综合自己的心得,我认为爱智的风格有三点特色。一是对外,求其单纯而和谐;二是对内,求其坚定而丰富;三是随时想到整体的观点。以下略申其理。...

View Article
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千面英雄

   神话是洪荒时代口耳相传的故事,故事的角色拥有神秘的力量,而情节则用以说明宇宙变迁、生存处境、社会结构、人生意义等等难以理解的现象。随着人类理性的开展与科学的进步,神话似乎只剩下怀旧的功能,或者被列入诡异、荒诞的传说中。而事实上,神话不仅一直存在于宗教中,与仪式互为表里,并且在人类生活的许多方面,继续产生启发与引导的作用。...

View Article
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一条简单的道路

 「爱」是广泛使用而意义模糊的字,因为它原本不是名词,而是动词。先有爱的行动与实践,然后可以体认什么是爱。每一个时代的人都需要寻找爱的新解,并且总能如愿,譬如特里萨修女的作为,就是今日的典范。《一条简单的道路》充分印证了这种期许。...

View Article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让小孩子谈哲学吧!

   在流行虚拟现实的今天,我们不妨设想一间咖啡馆,来往其中的客人是西方历代的哲学家。接着,我们期待听到什么?按黑格尔的说法,哲学家各有所见、争论不休,善于互相埋葬对方;那么这间咖啡馆的气氛不是要比今日电视台的叩应节目更恐怖吗?...

View Article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孤独

如果可以选择,谁愿意处于孤独之中?孤独使人联想到一些不愉快的状态,如寂寞、无聊、隔绝、被遗忘、不重要、无可奈何等。不过,当我们以所有精力投入社交生活,在人群中相摩相荡,随着岁月匆匆奔驰时,又会因为过于忙碌而看不清人生真相,最后陷于茫然的困境。...

View Article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人的宗教

    以「宗教」做为客观存在的事实,无论就时间的绵延与空间的广袤看来,都是人类现象的首要特征。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:人群聚居之处,必有宗教痕迹。然而,宗教岂止是外显的迹象,它其实是人类生活的核心本质。要了解一个民族,不能不认识它的信仰;正如要明白一个人的真相,不能不知道他相信什么。既然如此,借着探讨世界各大宗教,不是可以全面而深入的发掘人性的奥秘吗?...

View Article
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「鬼神」的角色

在《中庸》一书中,「鬼神」一词两见,但都至关紧要。为了明白「天命之谓性」一语,「鬼神」是不可或缺的桥梁。...

View Article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拯救自我——谈《为自己出征》

   如果不引述学派、不卖弄术语,只就每个人当下反省的心得来看,「自我」有三层面貌:一是外在的形象,由别人的眼光所见的自我综合而成。二是自己内在的主观认定,这种认定可能会受别人的影响,但是毕竟还有「自以为是」的成分。三是心灵深处的自我,这个自我与别人有相通的能力,甚至与宇宙万物都可以产生共鸣。...

View Article
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国学在当今的意义:心灵鸡汤还是心灵的家园?

国学在当今的意义:心灵鸡汤还是心灵的家园? --专访台湾大学哲学系傅佩荣教授 上海解放日报记者陈俊珺女士       从各类国学节目的热播,到国学书籍的畅销;从各种国学班受到热捧,到暑期不少家长送孩子去国学夏令营。近年来,国学热度始终不减。       但国人对国学本质的理解却在日益模糊,甚至功利化,有人把它当作“心灵鸡汤”,有人将之奉为成功学……...

View Article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和谐的四个层次

没有人是孤岛,因此学习与人共同生活,是我们人类的必修课。当大家都在向往和谐社会的美景时,就暗示了眼前的社会还存在着不少对立与矛盾。这个问题不能只由外在的人际互动关系来谈,还应该进行深入探讨。 简单来说,和谐有四个层次:一是与自我的和谐,二是与群体,三是与自然界,四是与神明界。以下分别说明之。 一,与自我的和谐...

View Article
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争与不争

       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,这是人类文明演变的规律。但是,在个人生活范围中是否也要「凡事保持竞争的心态」?老子主张「不争」,因为人各有志,并且争来争去,谁能常保胜利?不争就不会有失败,也不会招来别人的责怪。他甚至认为「柔弱胜刚强」,譬如,水最柔弱,「善利万物而不争」,但是柔弱的水一旦汇聚成河,谁又能阻挡住它?因此,落实于现实生活中,竞争的问题值得省思。 一,           辩论找不到裁判...

View Article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怎样读《易经》?

若想进入《易经》的世界,必须先学习它所特有的术语。《易经》的主体是六十四个卦象,这些卦象都是由八个基本卦所构成的。所谓基本卦,是指八个三爻卦,就是我们在先天或后天八卦图上所见的。 为了记住八卦,有一个简单的口诀:乾三连,坤六断,震仰盂,艮覆盌,离中虚,坎中满,兑上缺,巽下断。会背就会画,然后两两相重就可以画出六十四卦了。...

View Article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国学要「说清楚」

最近辅大天主教士林哲学中心的一位研究员打电话来,说他们正在研究台湾士林哲学的发展,要访问我云云。我婉谢了他的好意,理由很简单,就是:我在辅大哲学系念了四年,学习了士林哲学的主要见解,但我不认为自己因而就有资格说自己属于士林哲学这个学派。...

View Article
Browsing all 483 articles
Browse latest View live